祈雨行

卉腓穗愞蒙荒陌,斥鹵膏場盡龜坼。 農家停耜日如年,鬱軫隆蒸猶弗釋。 二儀曠廢失春和,非時硉兀火旻多。 難鞭螮暕勝氛祲,錯教薈蔚作滂沱。 盍將此意呼閶闔,璧牲虛薦竟如何。 三城夜夜輝星月,南巷舞雩北里歌。 吹笙伐鼓枌榆側,可憐士女轉婆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卉腓:草木枯萎。
  • :軟弱。
  • 斥鹵:鹽鹼地。
  • 膏場:肥沃的土地。
  • 龜坼:土地乾裂。
  • :古代的一種農具。
  • 鬱軫:憂愁。
  • 隆蒸:悶熱。
  • 二儀:指天地。
  • 硉兀:高聳突出。
  • 火旻:秋天的天空。
  • 螮暕:虹。
  • 氛祲:不祥之氣。
  • 薈蔚:雲霧瀰漫。
  • 滂沱:大雨。
  • 閶闔:天門。
  • 璧牲:祭祀用的玉和牲畜。
  • 虛薦:空自奉獻。
  • 枌榆:白榆,這裏指村莊。
  • 婆娑:舞蹈的樣子。

翻譯

草木枯萎,莊稼軟弱,荒涼的小路上一片蕭條。鹽鹼地和肥沃的土地都乾裂了。農民們停止了耕作,日子過得像年一樣漫長,憂愁和悶熱依舊無法消解。天地間失去了春天的和諧,不合時宜的高聳和秋天的天空顯得特別多。難以用鞭策虹來驅散不祥之氣,錯把雲霧瀰漫當作大雨傾盆。爲何不向天門呼喚,空自奉獻祭祀的玉和牲畜又有什麼用呢?三城每夜星月輝煌,南巷的舞雩和北里的歌聲交織。在村莊的旁邊吹笙伐鼓,可憐的男女們轉着圈跳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旱災時的鄉村景象,通過荒涼的自然環境和農民的憂愁心情,表達了對天災的無奈和對豐收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卉腓穗愞」、「斥鹵膏場盡龜坼」等,形象地展現了旱災的嚴重性。同時,通過「二儀曠廢失春和」等句,抒發了對天地不仁的感慨。最後,詩人以「三城夜夜輝星月」等句,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了人們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樂觀和堅韌。

陳子壯

明末廣東南海人,字集生,號秋濤。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四年典浙江鄉試,發策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初起故官,累遷禮部右侍郎,以故除名歸。南明弘光帝起爲禮部尚書,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稱帝肇慶,授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起兵攻廣州,兵敗被執死。諡文忠。有《雲淙集》、《練要堂稿》、《南宮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