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廣東參政況文

· 陳璉
早聞風雅藹孤騫,經濟才高衆所尊。 執法聲華昭柏府,承宣勳業重薇垣。 丹心政擬報明主,一疾胡爲歸九原。 欲吊英魂無問處,長歌楚些淚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藹孤騫:藹,和藹可親;孤騫,孤獨高飛。這裏形容況文早年就以文雅和才華出衆而聞名。
  • 經濟:這裏指治理國家的能力。
  • 柏府:古代官署名,這裏指況文在官府中的聲望。
  • 薇垣:古代官署名,這裏指況文在官府中的重要地位。
  • 九原:指墓地,這裏指況文的去世。
  • 楚些:楚地的歌謠,這裏指作者用楚地的歌謠形式來表達哀思。
  • 潺湲:水流聲,這裏形容淚水不斷流淌的樣子。

翻譯

早年就聽說況文以文雅和才華出衆而聞名,他的治理國家的能力使他受到衆人的尊敬。他在官府中的聲望和重要地位都極爲顯著,他的忠誠本打算報答明君,但不幸因病去世。想要悼念他的英魂卻無處可尋,只能長歌楚地的歌謠,淚水如流水般不斷流淌。

賞析

這首詩是對已故廣東參政況文的輓歌,表達了對他的深切懷念和敬意。詩中,「早聞風雅藹孤騫」一句,既讚揚了況文的文學才華,也暗示了他的孤獨和高潔。後文通過「經濟才高衆所尊」、「丹心政擬報明主」等句,進一步強調了況文的政治才能和對國家的忠誠。最後兩句則抒發了作者對況文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對英魂無處尋覓的無奈和哀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作者對況文的崇高評價和深切哀悼。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