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剎:古老的寺廟。
- 幽棲:隱居。
- 旻公:此處指碧峯上人。
- 三乘:佛教術語,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代表不同的修行方法和境界。
- 五蘊:佛教術語,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代表構成生命的五種要素。
- 止水:靜止的水,比喻心境平靜。
- 禪心:禪定的心境。
- 孤峯:獨立的山峯。
- 蒲團:用蒲草編織的圓形墊子,常用於打坐。
- 龕:供奉佛像的小閣子。
翻譯
在深山中的古老寺廟裏,有一位名叫旻公的隱士獨自居住。他已領悟了佛教的三乘教義,認識到五蘊本空,即萬物皆空。他的心境如同靜止的水,平靜而深遠,與那孤立的山峯一樣,都有着相同的色彩。在蒲團上度過了許多歲月,佛龕外雨中的花朵依舊紅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深山古寺中的隱士,通過「三乘聞己悟,五蘊本來空」表達了其對佛教教義的深刻理解和內心的寧靜。詩中的「止水禪心似,孤峯色相同」以自然景象比喻禪心,展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境界。最後兩句「蒲團深歲月,龕外雨花紅」則通過時間的流逝和自然景色的變化,暗示了隱士修行生活的恆久與寧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士生活的嚮往和對佛教哲理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