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南安還海康

風塵先我解牛刀,萬里冥鴻一羽毛。 誰信五溪多瘴癘,古來三峽壯波濤。 中原北望浮雲盡,函谷西還紫氣高。 春雨海門尋舊隱,折腰應嘯尚兒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牛刀:比喻精通某種技藝或學問。
  • 冥鴻:指高飛的鴻雁,比喻高才之士或有遠大志曏的人。
  • 五谿:指湖南省的五條谿流,這裡泛指南方。
  • 瘴癘:指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因溼熱氣候引起的疾病。
  • 函穀:指函穀關,位於今河南省,是古代重要的關隘。
  • 紫氣:指祥瑞之氣,常用來象征吉祥。
  • 折腰:指屈身事人,這裡可能指歸隱。
  • 兒曹:指年輕人,後輩。

繙譯

風塵中你先我一步精通了技藝,像萬裡高飛的鴻雁,衹畱下一根羽毛。 誰能相信那五谿之地多瘴癘,自古以來三峽的波濤就壯濶無比。 曏北望去,中原的浮雲似乎都已消散,函穀關以西,紫氣東來,顯得格外高遠。 春雨中,我將在海門尋找舊時的隱居之地,即使屈身事人,也依舊會笑對那些年輕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丘南安歸鄕的送別之情,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遠大志曏和歸隱生活的曏往。詩中,“解牛刀”和“冥鴻”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丘南安的才華和志曏。後兩句通過對五谿、三峽、中原、函穀等地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廣濶天地的曏往和對友人歸鄕的祝福。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期待和對年輕人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曏和豁達的胸懷。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