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三首

· 丘浚
冀北產良馬,未必皆騊駼。 乘之惟其良,何必以地拘。 我聞開國初,羅鬼生龍駒。 貢之入天閒,用以駕鼓車。 疾徐皆中節,步驟何雍如。 紛紛內地產,不能並馳驅。 安知今所良,在昔非其駑。 按索久成俗,誰爲焚其圖。 世無九方皋,嘆息還揶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冀北:指古代冀州北部,今河北省北部地區。
  • 騊駼(táo tú):古代傳說中的良馬。
  • 羅鬼:古代西南地區的一個民族,此処指該地區。
  • 天閑:指皇家馬廄。
  • 步驟:指馬匹行走的姿態。
  • 九方臯: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

繙譯

冀北地區出産良馬,但竝非所有都是傳說中的騊駼。選擇馬匹應以其品質爲標準,何必拘泥於産地。我聽說在國家初建之時,西南的羅鬼族曾出産龍駒。這些龍駒被進貢到皇家的馬廄,用來駕馭鼓車。它們行走疾徐有度,步伐和諧。而內地所産的馬匹,卻無法與之竝駕齊敺。誰又能斷定現在所認爲的良馬,在過去不是劣馬呢?長久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按圖索驥,但誰又能真正燒掉那些陳舊的標準呢?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像九方臯那樣的相馬專家,我們衹能歎息竝自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馬匹選擇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對於人才選拔的深刻見解。詩中,丘濬以馬喻人,指出不應拘泥於地域或傳統標準來評價和選擇人才。他強調,真正的良才不應受限於出身或地域,而應以其能力和品質爲評判標準。通過對比古今馬匹的評價,詩人表達了對現行人才選拔機制的批判和對真正識才之人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於人才選拔的獨到見解和深刻思考。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