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箏二首

楚館名娃出,秦箏逸響傳。 徘徊芳樹側,掩映雜花前。 雁促玫瑰柱,鶯喧錦繡筵。 年來哀怨切,復此感繁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種撥絃樂器,形似瑟,有十三根弦。
  • 楚館:楚地的館舍,這裏指楚地的妓院或娛樂場所。
  • 名娃:著名的美女。
  • 秦箏:指秦地的箏,秦箏音色高亢激昂,與楚箏的柔美不同。
  • 逸響:指音樂聲遠揚,響亮動聽。
  • 徘徊:來回地走動,這裏形容美女的動作。
  • 錦繡筵:華麗的宴席。
  • 玫瑰柱:指箏上的裝飾華麗的弦柱。
  • 鶯喧:形容聲音悅耳,如同黃鶯的鳴叫。
  • 繁弦:指絃樂器的衆多絃線,這裏指複雜的音樂。

翻譯

楚地的館舍中,著名的美女走出,秦地的箏聲傳來了動聽的旋律。 她在芳香的樹旁來回走動,身影在五彩繽紛的花叢中若隱若現。 箏上的玫瑰柱隨着音樂的節奏緊湊,如同雁羣的飛翔,宴席上鶯歌燕舞,熱鬧非凡。 近年來,我的心中充滿了哀怨,再次聽到這繁複的絃樂,感觸更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楚館中美女彈奏秦箏的場景,通過「徘徊芳樹側,掩映雜花前」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美女的優雅姿態和環境的美麗。詩中「雁促玫瑰柱,鶯喧錦繡筵」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形象地表達了音樂的動聽和宴會的繁華。結尾的「年來哀怨切,復此感繁弦」則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哀愁和對音樂的深刻感受,體現了音樂與情感的交融。

王廷陳

明湖廣黃岡人,字稚欽,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樹呼叫,館師無如之何。正德十二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因疏諫武宗南巡,罰跪受杖。時已授給事中,乃出爲裕州知州。失職怨望,爲上官所劾,罷歸鄉里。屏居二十餘年,嗜酒縱倡爲樂。達官貴人來家,蓬髮跣足延見。時衣紅紵窄衫,騎牛跨馬,嘯歌田野間。詩婉麗多風,文長於尺牘。有《夢澤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