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慳(qiān):吝嗇,這裏指難以到達。
- 羊裘:羊皮製成的衣服,指隱士的服飾。
- 吊鳥山:傳說中的一種山,這裏可能指作者心中的某個悲傷之地。
- 壚(lú):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罈的土臺,這裏指酒店。
翻譯
白髮蒼蒼,沿着青翠的林間小徑,這條路難以到達。 穿着羊皮衣,不選擇釣魚的灣邊,而是隱居。 曾經在潭龍窟發誓,死後依然悲傷於吊鳥山。 目送斜陽沉入海面,親手栽種的修竹染上了霜斑。 《致身錄》留存,但誰來閱讀?酒店的土臺冷了,香也消散,一切都是平常。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先兄祠屋的懷念與哀思。詩中,「白髮青林一徑慳」描繪了作者年老孤獨的形象,而「羊裘不揀釣魚灣」則暗示了作者的隱居生活。通過「目送斜陽瀋海岸,手栽修竹染霜斑」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自然的深情。最後兩句「致身錄在憑誰讀,壚冷香消亦等閒」則透露出對後繼無人的無奈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詠菊答須竹 》 —— [ 明 ] 王夫之
- 《 因林塘小曲築艸菴開南牕不知復幾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塢老人曁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 其三 》 —— [ 明 ] 王夫之
- 《 廣遣興五十八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蘇幕遮 · 翠濤以新詩見懷作此答之 》 —— [ 明 ] 王夫之
- 《 極丸老人書所示劉安禮詩垂寄情見乎詞愚一往吶吃無以奉答聊次其韻述懷 》 —— [ 明 ] 王夫之
- 《 續哀雨詩四首 》 —— [ 明 ] 王夫之
- 《 避亂石雞村同載謀小憇四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眼兒媚 · 春深始見梅花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