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枝第一惹春寒:高枝上的花朵最先感受到春寒。
- 低亞密藏了不安:低垂的花朵緊密地藏起來,顯得不安。
- 作色瞋風憑血勇:花朵因風而變色,彷彿憤怒,憑藉其生命力勇敢地抵抗。
- 消心經雨夢形殘:經過雨水的洗禮,花朵心力交瘁,夢中的形態也殘破。
- 三分國破楝心苦:比喻花朵如同國家破敗,內心痛苦(楝心:楝樹的果實,味苦)。
- 六尺孤存梅豆酸:孤獨地存留下來的梅子,味道酸澀。
- 薄命無愁聊嫵媚:命運雖薄,但無愁,依然嫵媚動人。
- 東君別鑄鐵爲肝:東君(指春天)別有用心,如同鑄鐵般堅定。
翻譯
高枝上的花朵最先感受到春寒,低垂的花朵緊密地藏起來,顯得不安。花朵因風而變色,彷彿憤怒,憑藉其生命力勇敢地抵抗;經過雨水的洗禮,花朵心力交瘁,夢中的形態也殘破。比喻花朵如同國家破敗,內心痛苦;孤獨地存留下來的梅子,味道酸澀。命運雖薄,但無愁,依然嫵媚動人;東君(指春天)別有用心,如同鑄鐵般堅定。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花朵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堅韌與美麗的讚美。詩中「高枝第一惹春寒」與「低亞密藏了不安」形成對比,展現了花朵在春寒中的不同姿態。後文通過「作色瞋風」與「消心經雨」進一步描繪了花朵的勇敢與脆弱,以及生命的頑強與無奈。最後兩句則以「薄命無愁」與「東君別鑄鐵爲肝」作結,既展現了花朵的嫵媚與堅強,也隱喻了詩人對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續落花詩三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分寄方廣避亂諸緇侶八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故孝廉李一超以懷貞窮愁死不及有嗣息元配林孺人掖咡太孺人於痹病中十四年不捨榻右猝遘危疾臨終悲咽以不得躬 》 —— [ 明 ] 王夫之
- 《 和梅花百詠詩 其十一 寻梅 》 —— [ 明 ] 王夫之
- 《 蚤春 》 —— [ 明 ] 王夫之
- 《 擬古詩十九首 其十二 》 —— [ 明 ] 王夫之
- 《 寄徐蔚子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