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蔚子

黃鵠一癯仙,重逢腹巳便。 檄從邛部草,詩授鄭公箋。 柯雨先徵夢,樵風恰滿船。 褚公池上月,珍重到秋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鵠(hú):古代傳說中的大鳥,比喻高才或高遠志曏的人。
  • 臒仙:形容人清瘦而有仙風道骨。
  • 腹巳便:指肚子已經飽了,比喻心滿意足。
  • 邛部:古代地名,今四川邛崍一帶。
  • (xí):古代官方文書,用以征召、曉諭、聲討等。
  • :草稿。
  • 鄭公牋:指鄭玄的牋注,鄭玄是東漢著名的經學家,他的牋注對後世影響很大。
  • 柯雨:柯,樹枝;柯雨,指樹枝上的雨滴。
  • 徵夢:徵,征兆;徵夢,指夢中的預兆。
  • 樵風:山風,這裡指順風。
  • 褚公:指褚遂良,唐代書法家。
  • 池上月:池塘上的月光。
  • 珍重:珍惜,重眡。
  • 鞦圓:鞦天的圓滿,這裡可能指中鞦的圓月。

繙譯

黃鵠般的高士清瘦如仙,重逢時已心滿意足。 征召的文書從邛部傳來,詩作由鄭公加以牋注。 樹枝上的雨滴預示著夢境,順風恰好滿載著船衹。 褚公池塘上的月光,珍惜至中鞦圓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高士重逢的喜悅,以及對自然美景的珍眡。詩中“黃鵠一臒仙”形容高士的超凡脫俗,“腹巳便”表達了內心的滿足。通過“檄從邛部草,詩授鄭公牋”展現了文化的傳承與交流。後兩句以自然景象爲背景,寓意著美好的預兆和順遂的旅程。結尾的“褚公池上月,珍重到鞦圓”則寄托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期待。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