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迢迢(tiáo tiáo):遙遠的樣子。
- 烽煙:古代邊防報警時點燃的煙火,這裏指戰火。
- 虞苑:指虞山的園林,這裏泛指風景優美的地方。
- 寒雲:寒冷天氣中的雲。
- 前山:眼前的山。
- 孤峯:孤立的山峯。
- 掃榻:打掃牀榻,準備迎接客人。
- 高影:高人的身影,這裏指高僧。
- 萬木:衆多的樹木。
- 橫橋:橫跨水面的橋。
- 斷俗閒(xián):隔絕塵世的閒適。
- 風幡:風吹動的旗幟。
- 翻論:翻動的議論,這裏指風幡隨風翻動的景象。
- 滿庭:整個庭院。
- 黃葉:秋天的落葉。
- 荊關:荊棘和關隘,這裏比喻隱居的處所。
翻譯
遙遠的海洋上,戰火已經遠去,我在虞山的深秋乘船歸來。 手中拂去寒雲,沿着野徑歸家,窗前明月照亮了前方的山巒。 孤峯上,我打掃牀榻,期待高僧的身影,萬木之間,橫橋隔絕了塵世的喧囂。 池邊風幡隨風翻動,議論聲漸漸平息,庭院中滿是黃葉,掩映着隱居的荊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戰亂之地歸來的心境,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迢迢海闊烽煙遠」一句,既表現了空間的遼闊,也暗示了戰爭的遙遠。後文通過「寒雲」、「明月」、「孤峯」等意象,構建了一個靜謐而超脫的隱居環境,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清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趣和淡泊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