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麥

濃綠清陰高樹涼,隴雲千里凝晴光。鳴鳩飛飛麥苗秀,南國初來花吐香。 老翁持鐮刈新麥,老婦牽機理殘織。新麥未可刈,殘織何須理。 夜來縣吏急呼門,此麥輸官復餘幾。賣布買榖半作秧,那堪赤地連天長。 下戶無牛身自墾,翁婦相看愁斷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菁菁(jīng jīng):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 隴雲:指隴山(今甘肅一帶)的雲,這裏泛指邊遠地區的雲。
  • 鳴鳩:斑鳩,一種鳥類。
  • (yì):割。
  • 縣吏:縣級官吏。
  • 輸官:向官府繳納。
  • (yú):剩餘。
  • 下戶:貧窮的家庭。
  • 赤地:形容土地貧瘠,無植被覆蓋。

翻譯

茂盛的麥田中,高大的樹木投下濃密的綠蔭,帶來涼爽。邊遠地區的雲層綿延千里,凝結着晴朗的光輝。斑鳩在麥苗間飛翔,麥苗開始抽穗,南國的花朵初次綻放香氣。

老翁拿着鐮刀準備收割新麥,老婦則牽着織機整理殘破的織物。但新麥還未成熟,殘破的織物也無需整理。昨夜縣吏急匆匆地敲門,詢問這麥子繳稅後還剩多少。他們賣掉布匹買穀子準備插秧,但面對連綿不斷的貧瘠土地,這半數的穀子又能種出多少呢?

貧窮的家庭沒有牛來耕作,老翁和老婦只能親自下地,相互對視,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農村的艱辛生活。通過對比麥田的茂盛與農民的貧困,以及官吏的催稅與農民的無奈,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和農民的苦難。詩中運用了生動的自然景象和具體的農事活動,增強了詩歌的現實感和感染力。結尾處老翁老婦的相視愁斷腸,更是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農民深沉的悲哀。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