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列聖玄宮:指歷代帝王的陵墓。
- 閟(bì):關閉,封閉。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寧遠縣南,相傳舜葬於此。
- 顗(yǐ):安靜。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長安附近。
- 儉謀:節儉的規劃。
- 玉幾:玉製的几案,古代帝王用以憑依身體。
- 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作裝飾的旗。
- 遺弓:指帝王去世,典出《史記·封禪書》,傳說黃帝鑄鼎於荊山下,鼎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乘龍昇天,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髯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後以「遺弓」爲帝王去世的典故。
翻譯
歷代帝王的陵墓封閉着,千年的吉祥氣息在浮動。 雲霧繚繞,九疑山顯得格外安靜,秋風輕拂,五陵的景色在變幻。 流水似乎期待與山體融爲一體,因山而建的陵墓體現了節儉的規劃。 蕭條中玉製的几案依舊,彷彿翠華旗在遊動,讓人想起往昔的輝煌。 龍已遠去,誰說它已經遠離,留下的弓箭讓人不禁悲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帝王陵墓的莊嚴與歷史的深遠。通過對「列聖玄宮」、「千年佳氣」等意象的刻畫,展現了陵墓的神祕與尊貴。詩中「九疑顗」、「五陵秋」等詞句,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結尾的「龍去誰雲遠,遺弓泣未休」則抒發了對逝去帝王的哀思,以及對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的緬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