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綠洲:水邊綠草叢生的洲渚。
- 魚艇:捕魚用的小船。
- 曬漁蓑:曬漁夫穿的蓑衣,蓑衣是用草或棕編成的雨衣。
- 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常用來形容深夜長談。
- 干戈:古代兵器,這裏指戰爭。
翻譯
水邊的綠洲前,捕魚的小船很多,它們也來陪伴漁夫曬蓑衣。遇到你時,我們剪去燭花,深夜長談,但無奈的是戰爭遍佈各地,我們又能如何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水邊漁村的寧靜景象,以及深夜與友人相聚的溫馨場景。然而,詩中的「奈此干戈滿地何」一句,突然將讀者從寧靜的漁村生活拉回到現實,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無奈和憂慮。通過對比寧靜與戰亂,詩人深刻地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厭惡。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紅葉 》 —— [ 明 ] 王夫之
- 《 點絳脣 · 和林和靖韻詠草 》 —— [ 明 ] 王夫之
- 《 廣遣興五十八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玉門望獅子峯用舊作四韻 》 —— [ 明 ] 王夫之
- 《 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一劉護軍基秋興 》 —— [ 明 ] 王夫之
- 《 後雁字十九首一 》 —— [ 明 ] 王夫之
- 《 擬古詩十九首 其十五 》 —— [ 明 ] 王夫之
- 《 和梅花百詠詩 其十一 寻梅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