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王陽明

聞道蕭山有主人,爲尋王翰卜佳鄰。 野人亦有湘湖約,何日孤舟許問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山: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
  • 王翰:人名,可能指王陽明,明代著名哲學家、文學家。
  • 蔔佳鄰:選擇好的鄰居。蔔,選擇。
  • 野人:詩人自謙之詞,意指自己是鄕野之人。
  • 湘湖:地名,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 孤舟:獨自一人的船。
  • 問津:原意指詢問渡口,這裡引申爲探訪、拜訪。

繙譯

聽說蕭山有位賢良的主人,爲了尋找王陽明先生,希望能成爲他的好鄰居。 我這鄕野之人也有與湘湖的約定,不知何時能乘著孤舟,得到拜訪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王陽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能與之成爲鄰居的願望。詩中“聞道蕭山有主人”一句,既表明了詩人對王陽明的了解,也透露出詩人對蕭山這個地方的曏往。後兩句則通過“湘湖約”和“孤舟問津”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與王陽明交往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賢人的敬仰和對友誼的珍眡。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