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燭:指美好的時序或時光。
- 覃恩澤:廣泛施予恩惠。
- 無逸戒:指不忘勤勉戒慎。
- 艱難:睏難重重。
- 興王業:建立或振興王朝的事業。
繙譯
春天的夜晚開啓了歡樂的宴遊,美好的時光如同玉燭般照耀,廣泛地施予恩惠。 不忘勤勉戒慎的教誨,即使在重重睏難中,也要振興王朝的事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的喜慶場景,同時表達了不忘勤勉戒慎的決心和對振興王朝事業的堅定信唸。詩中“玉燭覃恩澤”一句,既形容了春夜的美好,又暗喻了皇恩的浩蕩。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無逸戒”與“艱難”,強調了即使在睏難時期,也要堅守戒慎,努力振興國家,躰現了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
方獻夫的其他作品
- 《 草堂初成陳堯山諸友約過詩以候之 》 —— [ 明 ] 方獻夫
- 《 瑞應白鹿應制 》 —— [ 明 ] 方獻夫
- 《 夜臥山房懷張東所山居 》 —— [ 明 ] 方獻夫
- 《 江約之南窗賞菊次丹山家兄韻 》 —— [ 明 ] 方獻夫
- 《 遊西樵山 》 —— [ 明 ] 方獻夫
- 《 立春日和戴仲鶡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三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五 》 —— [ 明 ] 方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