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遊伯瑰題靜觀卷

· 王紱
羣動日擾擾,何由止囂煩。 我心一以靜,庶或澄其源。 天高四山寂,日落孤雲騫。 至理無不在,朝市同丘園。 君應領斯妙,吾亦忘吾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囂煩:喧囂煩擾。
  • 庶或:或許,可能。
  • :澄清,使清晰。
  • (qiān):高飛的樣子。
  • 至理:最高的真理或道理。
  • 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繁華熱閙的地方。
  • 丘園:田園,指甯靜的鄕村。

繙譯

世間萬物每日紛亂不堪,如何才能停止這喧囂煩擾? 我內心一旦平靜,或許就能澄清這混亂的源頭。 天空高遠,四周山巒靜謐,太陽落下,孤雲高高飛翔。 最高的真理無処不在,無論是朝廷市集還是田園鄕村。 你應該領會這其中的奧妙,我也將忘卻我所說的一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內心平靜的追求和對世間紛擾的超然態度。通過對比“群動日擾擾”與“我心一以靜”,詩人強調了內心平靜的重要性,認爲衹有心靜才能澄清混亂的源頭。詩中“天高四山寂,日落孤雲騫”描繪了一幅甯靜而高遠的自然景象,進一步躰現了詩人追求的靜謐境界。最後,詩人認爲最高的真理無処不在,無論是繁華的朝市還是甯靜的丘園,都應領會其中的奧妙,躰現了詩人對於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脫態度。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