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令秩滿之天官

· 王恭
天南望帝畿,迢遞入銓闈。 作縣三年別,趨朝幾日歸。 楚江帆漠漠,淮岸馬騑騑。 想是龍池上,香名是爾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邑令:縣令,古代一縣之長官。
  • 秩滿:官員任期屆滿。
  • 天官:古代官名,指吏部尚書。
  • 迢遞:形容路途遙遠。
  • 銓闈:指吏部,負責官員的選拔和考覈。
  • 趨朝:上朝,指官員前往朝廷。
  • 楚江:指長江中游的一段,古代楚國的地域。
  • 漠漠:形容水面廣闊無邊。
  • 淮岸:淮河的岸邊。
  • 馬騑騑(fēi fēi):形容馬行走的樣子,此處指馬車行進。
  • 龍池:指皇宮中的池塘,象徵着皇帝的恩澤。
  • 香名:美好的名聲。

翻譯

從天南望向帝都,遙遠地進入了吏部的門庭。 告別了擔任縣令的三年,不久將上朝歸去。 楚江上的帆船廣闊無邊,淮河岸邊的馬車緩緩行進。 想必在皇宮的龍池之上,你的美名將極爲稀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縣令任期滿後前往京城吏部的情景,通過「楚江帆漠漠,淮岸馬騑騑」的描繪,展現了旅途的遼闊與漫長。詩中「想是龍池上,香名是爾稀」表達了對縣令未來在朝廷中聲名顯赫的美好祝願,體現了對其政績和品德的肯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旅途的艱辛,也寄託了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