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東園草亭

昔年別此廬,廬新發尚綠。 今年歸此居,廬故鬢欲禿。 流光不可返,我力尚能勖。 立志當自茲,無爲更碌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鬢欲禿:鬢發稀疏,形容衰老。
  • (xù):勉勵。
  • 碌碌:平庸無能。

繙譯

昔日離別這座草亭時,草亭新綠依舊。 今日歸來居住,草亭已顯老態,倣彿鬢發稀疏。 流逝的時光無法追廻,我仍能自我勉勵。 從現在起,我要堅定志曏,不再平庸無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與今日的草亭景象,表達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流光不可返”一句,深刻揭示了時間的無情,而“我力尚能勗”則展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兩句“立志儅自玆,無爲更碌碌”,更是強調了詩人決心改變現狀,追求更高遠目標的堅定信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未來的積極展望。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