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融鄭三秀才

· 王恭
空齋病起怯秋聲,無那啼鴣向夕鳴。 涼雨一天孤燭夜,斷鴻千里故人情。 寒花浥露江蘺白,獨樹含霜瘴海清。 遙羨勝遊多上日,瑞巖僧舍喜逢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齋:空蕩的書房。
  • :害怕。
  • 無那:無奈。
  • 啼鴣:一種鳥,這裏指其鳴叫聲。
  • 孤燭夜:夜晚只有一盞孤燈。
  • 斷鴻:斷續的鴻雁,比喻書信。
  • 寒花:寒冷季節的花。
  • :沾溼。
  • 江蘺:一種水生植物。
  • 獨樹:孤獨的樹。
  • 含霜:帶有霜。
  • 瘴海:指南方有瘴氣的水域。
  • 勝遊:愉快的旅行。
  • 瑞巖僧舍:瑞巖山的僧人住所。

翻譯

空蕩的書房裏,我病癒後害怕聽到秋天的聲音,無奈地聽着啼鴣在傍晚鳴叫。涼雨持續了一整天,夜晚只有一盞孤燈,千里之外的斷續鴻雁傳來故人的情意。寒冷的花朵沾溼了露水,江蘺顯得格外白,孤獨的樹帶着霜,南方的水域顯得清澈。遙想你愉快的旅行,多希望在瑞巖山的僧舍裏歡喜地迎接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病癒後的孤獨與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中通過秋聲、啼鴣、孤燭、斷鴻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情的氛圍。末句表達了對友人旅行愉快的美好祝願,以及對再次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