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天台
東海窺蓬萊弱水,浩蕩隱映金銀臺。青山瞰吳越煙霞,明滅縹渺連天台。
天台岧嶢一萬八千丈,蕩摩日月青雲上。西傾泰華出蛾眉,東拔嵩丘振雁蕩。
我昔傳聞心亦驚,一夜飛夢遊赤城。赤城孤月照我影,送我迢迢度華頂。
華頂連天高百越,憑虛空兮見溟渤。雲溟濛兮山欲雨,波洶涌兮石飛雪。
深林層崖陰晦忽,熊咆龍吟悲風發。仙人其來兮紛紛,揭華蓋兮爛垂雲。
綽約兮金母,杳靄兮元君。祕玄章兮綠字,揮寶劍兮星文。
命廣成洗髓,洪崖濯發。五粒松花,飽予肌骨。忽抱雲璈飛上天,俄然一笑三千年。
又作石橋別,遙遙見金仙。龍象何蹴踏,天花雨翩翩。
遺予舍利子,鏗然金石堅。逍遙上兜率,列坐談空禪。
須臾驚覺心亦碎,秪疑枕蓆煙霞裏。四壁蟲聲夜正分,一簾月色寒如水。
天明走馬入紅塵。忘卻仙遊夢時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台(tiān tái):山名,位於浙江省。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
- 泰華(tài huá):指泰山和華山。
- 嵩丘(sōng qiū):指嵩山。
- 赤城(chì chéng):山名,位於浙江天台縣北。
- 華頂(huá dǐng):指天台山的最高峯。
- 溟渤(míng bó):指大海。
- 雲璈(yún áo):古代傳說中的樂器。
- 舍利子(shè lì zǐ):佛教中指高僧圓寂後火化所留下的結晶體。
- 兜率(dōu shuài):佛教中的天界之一。
翻譯
遙望東海中的蓬萊仙島和弱水,浩蕩的水波隱約映出金銀色的樓臺。從青山俯瞰吳越之地,煙霞繚繞,若隱若現地連接着天台山。 天台山高峻達一萬八千丈,直插雲霄,彷彿觸碰日月。西望泰山和華山,東觀嵩山和雁蕩山,山勢雄偉。 我曾聽聞這些山川的壯麗,心中亦感驚奇,一夜之間,夢中飛遊至赤城山。孤月照着我的影子,送我穿越華頂,直達高聳入雲的天台山。 站在華頂,遠眺百越之地,彷彿能看見大海。雲霧繚繞,山雨欲來,波濤洶涌,飛石如雪。 深林層巒,陰暗忽明,熊咆龍吟,悲風四起。仙人們紛紛降臨,揭開華蓋,雲霧繚繞。 美麗的金母,幽遠的元君,神祕的玄章,綠字閃爍,揮舞着寶劍,星光璀璨。 命廣成子洗髓,洪崖濯發,五粒松花,滋養我的肌骨。忽然抱着雲璈飛上天空,一瞬間,三千年已過。 又在石橋告別,遠遠望見金仙。龍象蹴踏,天花飄落。 留下舍利子,堅硬如金石。逍遙地登上兜率天,坐談空禪。 片刻後驚醒,心碎不已,只疑自己仍在煙霞繚繞的枕蓆之中。四周蟲聲正分,一簾月色寒如水。 天明時,騎馬進入紅塵世界,忘卻了仙遊夢中的往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夢中游歷天台山的奇幻經歷,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天台山的雄偉壯麗和仙境般的神祕。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元素和佛教典故,如仙人、金母、元君、舍利子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超現實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仙境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