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聞鷓鴣

· 王恭
朝入翠微畔,鉤輈雨外鳴。 聲聲行不得,去去若爲情。 苦竹湘南驛,黃茅嶺外程。 鄉心正無那,聞爾淚沾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鉤輈:鷓鴣鳴叫聲。
  • 若爲情:如何是好,怎樣處理情感。
  • 苦竹:竹的一種,其筍味苦。
  • 湘南:湖南省的南部。
  • :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中途換馬、歇宿的地方。
  • 黃茅:茅草名。
  • 嶺外: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無那:無奈。
  • 沾纓:淚水浸溼冠纓,指流淚。

翻譯

早晨進入青翠的山邊,鷓鴣在雨外鳴叫。 它的叫聲似乎在說「行不得」,離去時怎樣處理這份情感。 經過湘南驛站的苦竹,黃茅覆蓋的嶺外路程。 鄉愁正無處排解,聽到你的叫聲,淚水不禁沾溼了冠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路上聽到鷓鴣叫聲的情景,通過鷓鴣的叫聲和周圍的自然景物,表達了深切的鄉愁和無奈之情。詩中「聲聲行不得」一句,巧妙地利用鷓鴣的叫聲,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不捨。末句「聞爾淚沾纓」更是直抒胸臆,將鄉愁和聽聞鷓鴣叫聲後的悲傷情感推向高潮。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