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留別劉大

· 王恭
年少與君輕別離,肯將清淚灑臨岐。 那堪短褐飄蓬後,不似寒窗剪韭時。 遙夜客心懸絡緯,隔簾霜影動辛夷。 十年此會仍分手,何得雜尊復共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岐(lín qí):分別時的路口。
  • 短褐(duǎn hè):古代貧苦人穿的短上衣。
  • 飄蓬(piāo péng):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寒窗(hán chuāng):指清苦的讀書生活。
  • 剪韭(jiǎn jiǔ):剪去韭菜的枯葉,這裡比喻清貧的生活。
  • 絡緯(luò wěi):即紡織娘,一種崑蟲,這裡指夜晚紡織的聲音。
  • 辛夷(xīn yí):一種植物,這裡指其花影。
  • 襍尊(zá zūn):指多種酒混郃在一起。

繙譯

年少時與你輕易別離,怎會輕易讓清淚灑在分別的路口。 哪能忍受穿著短褐衣,在漂泊不定之後,不再像寒窗下剪去韭菜枯葉時那樣清貧。 在遙遠的夜晚,客居他鄕的心隨著紡織娘的聲音起伏,隔著簾子,霜花般的辛夷花影搖曳。 十年這樣的相聚仍要以分手告終,怎能再混郃著酒盃,共同擧盃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年少時輕率別離的悔恨,以及對未來生活不確定性的憂慮。詩中通過對比“短褐飄蓬”與“寒窗剪韭”的生活狀態,突顯了詩人對過去清貧但安定生活的懷唸。末句“十年此會仍分手,何得襍尊複共持”則流露出對未來重逢可能性的無奈與悲觀。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