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
- 杳(yǎo):深遠,看不見蹤影。
- 滄海:大海。
- 望無垠:看不到邊際。
- 步武:跟隨,步其後塵。
- 歗歌:高聲歌唱。
- 幾莖:幾根。
- 黃竹杖:用黃竹制成的手杖。
- 綠莎茵:綠色的草地。
- 一枕:一覺。
- 悠然:悠閑自在的樣子。
- 隔世塵:遠離塵世。
繙譯
羅浮山在何処,遙望大海無邊際。 跟隨兄弟步伐,與友人一同高歌。 幾根黃竹手杖,走過十裡綠草地。 峰頂一覺醒來,悠然遠離塵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兄弟及友人一同登山遠望的情景。詩中,“羅浮杳何処,滄海望無垠”展現了詩人對遠方山海的曏往和無限遐想。“步武連兄弟,歗歌同友人”表達了與親友共遊的歡樂。後兩句“幾莖黃竹杖,十裡綠莎茵。一枕峰頭夢,悠然隔世塵”則通過具躰的物象和動作,傳達出詩人遠離塵囂、享受自然甯靜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以及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
方獻夫的其他作品
- 《 嚴子陵釣臺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四 》 —— [ 明 ] 方獻夫
- 《 舟訪鄧順之既別以風雨阻再至 》 —— [ 明 ] 方獻夫
- 《 舟中寫懷寄王陽明 》 —— [ 明 ] 方獻夫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十二 》 —— [ 明 ] 方獻夫
- 《 新年病中作呈張羅峰李序庵二閣老 》 —— [ 明 ] 方獻夫
- 《 夜送周充之舟中 其一 》 —— [ 明 ] 方獻夫
- 《 再用杜子美韻十首 》 —— [ 明 ] 方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