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黃典幕修築堤防
君不見召公埭白渠,叔敖鄭渾功最殊。年豐粒米多嬴餘,閩州屬縣滄海隅。
築海爲田農力劬,炎風赤日秋草枯。漫漫斥鹵連荒蕪,民飢不足供王租。
我公到來人復甦,鳩工築防備不虞。濱澗嚴湖水可瀦,污邪甌窶變膏腴。
禾黍油油接桑榆,公田有谷兵有儲。春風二月花滿途,村北村南開酒壚。
黃堂白叟但勸娛,馴雉不驚雄哺雛。紅蓮寶幕瑩冰壺,玉樹掩映青珊瑚。
訟庭無事鞭用蒲,功歸令尹名不沽。政成秣馬朝京都,便當發軔青雲衢。
願作霖雨霈九區,非但小邑蒙沾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召公埭(zhào gōng dài):古代地名,指召公治理的地方。
- 白渠:古代水利工程名。
- 叔敖鄭渾:古代官員名,具體人物不詳,此處指有功績的官員。
- 嬴餘(yíng yú):剩餘,多餘。
- 劬(qú):勞苦,勤勞。
- 斥鹵(chì lǔ):鹽鹼地。
- 濱澗嚴湖:地名,指靠近山澗和湖泊的地方。
- 瀦(zhū):積水。
- 污邪(wū xié):指低窪不平之地。
- 甌窶(ōu jù):指小而高的田地。
- 膏腴(gāo yú):肥沃的土地。
- 黃堂:古代官府的大堂。
- 馴雉(xùn zhì):馴服的野雞,比喻安寧和諧。
- 紅蓮寶幕:指官府的幕僚。
- 瑩冰壺(yíng bīng hú):比喻清澈透明。
- 鞭用蒲:用蒲草做的鞭子,比喻刑罰輕微。
- 發軔(fā rèn):啓程,出發。
- 青雲衢(qīng yún qú):比喻高官顯貴之路。
- 霖雨(lín yǔ):連綿不斷的小雨。
- 霈九區(pèi jiǔ qū):使廣大地區得到滋潤。
翻譯
你難道沒聽說過召公治理的地方和白渠,叔敖和鄭渾的功績最爲顯著。豐收之年糧食多有剩餘,閩州的屬縣位於滄海之濱。
將海築成田地,農民勞作辛苦,炎熱的東風和赤日使秋草枯萎。廣闊的鹽鹼地連着荒蕪之地,民衆飢餓難以供應王室的租稅。
我們的公到來後,人們彷彿重獲新生,召集工人修築堤防以防不測。靠近山澗和湖泊的水可以積聚,低窪不平的小高地變成了肥沃的土地。
禾黍茂盛,與桑榆相連,公田有穀物,軍隊有儲備。春風二月,花滿道路,村北村南都開了酒館。
官府大堂中的老人只是勸人娛樂,馴服的野雞不驚擾,雄鳥哺育幼雛。官府的幕僚如紅蓮般清澈,玉樹掩映着青珊瑚。
訟庭無事,刑罰輕微,功勞歸於令尹,名聲不圖虛名。政績完成後,騎馬朝京都,便應啓程走向高官顯貴之路。
願作連綿小雨滋潤九州,不僅使小城得到滋潤。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黃典幕在閩州屬縣修築堤防、改善民生的功績。詩中通過對比修築堤防前後的景象,展現了黃典幕的治理成效,如將鹽鹼地變爲肥沃土地,使民衆生活得到改善。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黃典幕政績的認可和對未來更高成就的祝願,體現了作者對賢能官員的敬仰和對社會和諧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