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中曲
妾家官道廣陵堤,甲第朱門隨柳低。
豈期夫婿重遊俠,走馬探丸仍鬥雞。
朝歡田竇青油幕,暮醉金張白接䍦。
去年驅車洛陽北,今年結客太行西。
不逢何處寄西雁,空數行人歸馬蹄。
簾前春色寒悽悽,鉤輈飛鳥妾亦啼。
機中雲錦看成淚,門外飛花踏作泥。
愁時把鏡空自悲,消減容華誰得知。
東鄰少年不相別,嫁來原自娼家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廣陵堤:指揚州的堤岸,廣陵是揚州的古稱。
- 甲第朱門:指高大的宅院和紅色的門,象徵富貴人家。
- 遊俠:古代指行俠仗義、好勇鬥狠的人。
- 鬥雞:古代的一種娛樂活動,指讓雞相互爭鬥。
- 田竇:指田野和洞穴,這裏可能指田野中的宴會。
- 金張:指金色的帳篷和張設的宴席,象徵豪華的宴會。
- 白接䍦:指白色的頭巾,古代男子的一種服飾。
- 太行西:指太行山的西邊,太行山是中國北方的一條山脈。
- 鉤輈:形容鳥叫聲。
- 雲錦:指織有云紋的錦緞,這裏比喻織物。
- 消減容華:指容貌逐漸衰老。
- 娼家兒:指出身於妓院或風月場所的女子。
翻譯
我家的官道就在廣陵的堤岸旁,高大的宅院和紅色的門隨着柳樹低垂。沒想到我的夫婿喜歡遊俠生活,騎馬尋找刺激,還喜歡鬥雞。他早晨在田野和洞穴中歡宴,晚上則在金色的帳篷和張設的宴席中醉酒。去年他驅車去了洛陽的北邊,今年又結交朋友去了太行山的西邊。我不知道他現在何處,無法寄信給他,只能空數着行人歸來時的馬蹄聲。簾前的春色帶着寒意,鳥兒的叫聲也讓我感到悲傷。機中織的雲錦看起來像是淚水,門外的飛花被踏成了泥。我愁苦時對着鏡子空自悲傷,容貌逐漸衰老又有誰知道。東鄰的少年未曾告別,嫁來的女子原來是出身於妓院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個富貴家庭中女子的孤獨和無奈,反映了當時社會中女性的地位和命運。詩中女子的夫婿沉迷於遊俠生活和社交宴會,常年在外,使得女子在家中感到孤獨和無助。她對鏡自憐,感嘆容顏的衰老和無人知曉的悲哀,同時也揭示了社會對女性的忽視和邊緣化。詩中的景物描寫如「機中雲錦看成淚,門外飛花踏作泥」巧妙地以物喻情,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女性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