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酬三峯諸友

· 王恭
晚家大堤曲,幾見大堤春。開門對三峯,宛若平生親。 別來滄海東,倍憶三峯好。眼前不見同心人,夢飛只在三峯道。 早晚歸來大堤曲,三峯壚頭酒應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家:晚年居住。
  • 大堤曲:大堤旁的歌曲,這裏指大堤附近的地方。
  • 幾見:幾次見到。
  • 大堤春:大堤上的春天景色。
  • 宛若:好像。
  • 平生親:一生中最親近的人。
  • 滄海東:指遙遠的地方。
  • 倍憶:更加懷念。
  • 同心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 夢飛:夢中飛翔。
  • 三峯道:三峯之間的道路。
  • 早晚:遲早。
  • 歸來:回到。
  • 壚頭:酒店的櫃檯。
  • 酒應熟:酒應該已經釀好。

翻譯

晚年我居住在大堤旁,幾次見到大堤上的春天。打開門對着三峯,好像一生中最親近的人。 自從離開遙遠的地方,我更加懷念三峯的美好。眼前看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夢中只能在三峯的道路上飛翔。 遲早我會回到大堤旁,那時三峯酒店的酒應該已經釀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三峯及其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嚮往。詩中,「晚家大堤曲」一句,既點明瞭詩人的居住地,又暗含了對往昔歲月的回憶。通過「幾見大堤春」和「開門對三峯」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友情的珍視。後文「別來滄海東,倍憶三峯好」則強烈表達了對遠方友人和三峯美景的思念。結尾的「早晚歸來大堤曲,三峯壚頭酒應熟」則寄託了對未來重逢的美好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無限眷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