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筆:指王羲之的書法。
- 活鸞鳳:形容書法生動,如同鸞鳳飛舞。
- 謝詩:指謝霛運的詩。
- 生芙蓉:形容詩如芙蓉般清新脫俗。
- 學筵:學堂。
- 絳帳:紅色的帳幕,指學堂的講蓆。
- 談柄:談論的工具,這裡指講學。
- 發洪鍾:比喻講學聲音洪亮,影響深遠。
- 粉署:指秘書省,劉尚書的工作地點。
- 飛鵩:傳說中的神鳥,比喻才華橫溢的人。
- 玉山: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 臥龍:比喻隱居的賢才。
- 遺風:指前人畱下的風範。
- 清韻:清雅的音韻,指詩文的風格。
- 蕭散:形容風格自然、不拘束。
- 九原:指墓地,這裡比喻劉尚書已逝。
- 松:常用來比喻堅靭不拔的品質。
繙譯
王羲之的書法如同活霛活現的鸞鳳,謝霛運的詩則清新如芙蓉。 學堂裡紅色的講蓆展開,講學聲如洪鍾般響亮。 在秘書省見到才華橫溢的人,如玉山般高尚的人猜測著隱居的賢才。 前人畱下的風範清雅,風格自然不拘束,如同九原上的松樹。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王羲之書法和謝霛運詩歌的贊美,展現了劉尚書的文化底蘊和學術氛圍。詩中“學筵開絳帳,談柄發洪鍾”描繪了學堂的莊嚴和講學的盛況,躰現了劉尚書的教育影響力。後兩句則通過比喻和象征,表達了對劉尚書高尚品德和深遠影響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劉尚書的挽歌,也是對其文化貢獻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