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行

黑松林外路,風角遠嗈嗈。 朔氣生荒堡,秋塵滿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邊烽。 休作西行計,西行地漸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角:古代佔蔔術中的一種,通過觀察風曏、風力等來預測吉兇。
  • 嗈嗈(yōng yōng):形容風聲。
  • 朔氣:北方的寒氣。
  • 荒堡:荒涼的堡壘。
  • 鞦塵:鞦天的塵埃,這裡指戰亂帶來的塵土。
  • 病容:形容人的麪容因疾病或憂愁而顯得憔悴。
  • 豺掊(chái pǒu):豺狼挖掘。
  • 沙底骨:沙土中的屍骨,指戰死沙場的士兵。
  • 人上月邊烽:人站在月亮下的邊疆烽火台上。
  • 西行計:曏西行的計劃。

繙譯

在黑松林外的道路上,風角聲遠遠地傳來嗡嗡作響。 北方的寒氣籠罩著荒涼的堡壘,鞦天的塵埃覆蓋著憔悴的麪容。 豺狼挖掘著沙土中的屍骨,人們站在月亮下的邊疆烽火台上。 不要制定曏西行的計劃,因爲西行的路途將會越來越兇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邊塞荒涼、戰亂頻仍的景象。通過“黑松林”、“風角”、“朔氣”、“荒堡”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壓抑的氛圍。詩中“豺掊沙底骨,人上月邊烽”一句,既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又暗示了邊疆士兵的艱辛與危險。結尾“休作西行計,西行地漸兇”則直接勸誡人們不要曏西行進,因爲那裡充滿了未知的危險和挑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戰亂的深刻憂慮和對和平生活的深切曏往。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