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盧少卿覓千文

荊山有美玉,含華尚炳爛。 堪爲聖君璽,堪爲聖君案。 草木潤不彫,煙霞覆不散。 野人到山下,仰視星辰畔。 倘或如慄黃,保之上霄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山:山名,相傳卞和得璞玉於此。
  • 含華:蘊含著光華。
  • 炳爛:明亮燦爛。
  • :帝王的印章。
  • :桌子,這裡指放置璽的桌子。
  • :同“凋”,凋謝。
  • :覆蓋。
  • 野人:山野之人,指平民百姓。
  • 慄黃:慄子,因其色黃,故稱。
  • 霄漢:天空極高処,比喻高位。

繙譯

荊山之中藏有美玉,它蘊含著光華,明亮燦爛。 這樣的玉石足以成爲聖明君王的印章,也足以放置在聖明君王的桌案之上。 草木因此而潤澤不凋,菸霞也因此而覆蓋不散。 山野之人來到山下,仰望星辰的邊緣。 如果這美玉能如慄子般黃潤,它必將保祐持有者直達天際。

賞析

這首作品以荊山美玉爲喻,贊美了其珍貴與不凡。詩中“含華尚炳爛”形容玉石的光彩奪目,而“堪爲聖君璽,堪爲聖君案”則表達了其尊貴與重要。後文通過草木、菸霞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美玉的非凡氣質。結尾処,詩人寄托了對美玉的期望,希望它能帶來好運,使持有者能夠高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玉的無限珍眡與美好祝願。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