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馮使君山水障子
憶山歸未得,畫出亦堪憐。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煙。
筆句岡勢轉,墨搶燒痕顛。
遠浦深通海,孤峯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紅泉。
繡與蓮峯競,威如劍閣牽。
石門關麈鹿,氣候有神仙。
茅屋書窗小,苔階滴瀑圓。
鬆根擊石朽,桂葉蝕霜鮮。
畫出欺王墨,擎將獻惠連。
新詩寧妄說,舊隱實如然。
願似窗中列,時聞大雅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崩岸:崩塌的河岸。
- 隳(huī):毀壞。
- 墨搶:指用墨迅速勾勒。
- 燒痕:火燒後留下的痕跡。
- 浦:水邊。
- 柴棚:簡陋的木棚。
- 露茗:露水浸泡的茶葉。
- 紅泉:紅色的泉水,可能指泉水顏色或含有礦物質而呈現紅色。
- 蓮峯:形狀似蓮花的山峯。
- 劍閣:地名,位於今四川省,以險峻著稱。
- 麈鹿(zhǔ lù):一種鹿。
- 苔階:長滿苔蘚的臺階。
- 瀑:瀑布。
- 桂葉蝕霜:桂樹葉子在霜凍後變得鮮亮。
- 擎(qíng):舉,拿。
- 惠連:指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此處泛指文人。
翻譯
回憶中的山景歸去未得,畫出的山水也令人憐愛。崩塌的河岸毀壞了道路,荒涼的村落半是炊煙。筆觸勾勒山勢流轉,墨跡迅速描繪火燒的痕跡。遠處的水邊深通大海,孤立的山峯冷冷地倚天而立。簡陋的木棚中坐着隱士,用露水浸泡的茶葉煮着紅色的泉水。畫作與蓮花峯競相輝映,威嚴如同劍閣的險峻。石門關處有麈鹿,氣候宜人彷彿有神仙居住。茅屋中的書窗狹小,長滿苔蘚的臺階上滴落着圓潤的瀑布水珠。鬆根擊打着石頭的朽爛部分,桂樹葉子在霜凍後顯得更加鮮亮。畫作超越了王墨的作品,舉起獻給文人惠連。新詩或許言過其實,但舊時的隱居之地確實如此。願這窗中的景色,時常能聞到大雅之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水畫,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畫中景色的美妙與深遠。詩中「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煙」等句,既表現了自然景色的荒涼,又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後文通過「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紅泉」等句,進一步以隱士的生活場景,來象徵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熱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