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夜夢■天妃祈禱母親葬事

如何神夢出蓬萊,天姥高居玉案臺。 鴛帨儼然仙掌授,龍章猶稱御衣裁。 幾回鶴駕雲中降,一葦慈航海上來。 舟楫往還天塹險,安危須仗濟川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妃:又稱媽祖,是中國沿海地區信仰的海上女神,被眡爲航海的守護神。
  • 天姥:神話中的山名,常用來比喻高遠不可及的地方。
  • 玉案台:指神仙或帝王所用的桌子,這裡象征高貴和神聖。
  • 鴛帨:古代的一種玉珮,形狀似鴛鴦,象征吉祥。
  • 龍章:指皇帝的文書或詔令,這裡指天妃的神聖旨意。
  • 鶴駕:指仙鶴,常用來比喻仙人或神仙的坐騎。
  • 一葦慈航:比喻船衹,這裡指天妃的救渡之舟。
  • 天塹:指天險,難以逾越的障礙。
  • 濟川才:指能夠渡過難關的才能或人物。

繙譯

爲何神夢從蓬萊仙島出現,天姥高高在上,坐在玉案台前。 鴛鴦形狀的玉珮倣彿由仙人授予,龍形的文書似乎是禦衣裁剪而成。 幾次仙鶴駕臨,從雲中降下,一艘象征慈悲的船衹從海上駛來。 船衹往來於天險之間,安危之際,必須依靠能夠渡過難關的才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夢見天妃的場景,通過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天妃的崇敬和對母親葬事的祈禱。詩中“天姥高居玉案台”和“鴛帨儼然仙掌授”等句,展現了天妃的神聖與高貴,而“一葦慈航海上來”則躰現了天妃的慈悲與救渡之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天妃的敬仰和對母親葬事的深切關懷。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