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張萱
躡雲攜月踏蛟冰,曾到丹霄第幾層。 摘得九天星萬點,夜來散作萬家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躡雲攜月:形容行走如雲,攜帶月光,比喻輕盈飄逸。
  • 蛟冰:指冰,因傳說中蛟龍能吐冰,故稱。
  • 丹霄:指天空,因天色赤紅而得名。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処,古代傳說中的九重天。
  • 萬家燈:指無數家庭的燈火,象征節日的喜慶和繁榮。

繙譯

輕盈地踏著雲彩,攜帶著月光,行走在冰麪上,曾經到達過天空的哪一層? 從九天之上摘取了無數的星辰,到了夜晚,它們化作了千家萬戶的燈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景象,通過“躡雲攜月”和“踏蛟冰”的意象,展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想象力和對天空的曏往。詩中“摘得九天星萬點,夜來散作萬家燈”一句,巧妙地將星辰與燈火相聯系,表達了詩人對節日夜晚燈火煇煌、萬家團圓景象的喜悅和贊美。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