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安:地名,今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王幼度:人名,明朝時期的官員。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戈船:古代的一種戰船。
- 燈夕:指元宵節,即農曆正月十五晚上,因有賞燈習俗而得名。
- 貽:贈送。
- 同社:指同鄉或同僚。
- 王春:指春節,即農曆新年。
- 黃頭:指頭戴黃巾的士兵,這裏泛指士兵。
- 戒途:準備出發。
- 白首:指年老的人。
- 論文酒:指文人相聚,飲酒論詩文。
- 賜福辰:指吉祥的時刻,這裏特指元宵節。
- 樂郊:指歡樂的地方。
- 燒春:指點燃的燈火,象徵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
翻譯
縣令王幼度沒有忘記舊日的情誼,春節過後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士兵們準備出發,我這白髮老人也踏上了旅程。 回憶起往日文人相聚飲酒論詩的情景,今天又逢元宵節這個吉祥的時刻。 在這歡樂的地方,燈火通明,共同慶祝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的歡樂場景,通過對比春節與元宵節,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節日的喜慶。詩中「黃頭戒途卒,白首出疆人」形成鮮明對比,既表達了旅途的艱辛,也體現了詩人對舊日情誼的珍視。結尾的「燈火共燒春」則巧妙地將燈火與春天聯繫起來,寓意着生機與希望,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憧憬。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題登高送遠冊贈鄭計部輅思社丈出守括蒼時重陽後一日也 》 —— [ 明 ] 張萱
- 《 丙子夏五我生之初譚廣文以詩見壽用來韻賦謝 》 —— [ 明 ] 張萱
- 《 贈馮慕岡華省衷何玉峴南還 》 —— [ 明 ] 張萱
- 《 長安市上歌送米仲詔還令銅梁 》 —— [ 明 ] 張萱
- 《 題瑞世靈萱圖壽張母彭孺人五十有一 》 —— [ 明 ] 張萱
- 《 米山人客困寶安詩以招之 》 —— [ 明 ] 張萱
- 《 贈郡相黃葵初暫還宜陽二章 》 —— [ 明 ] 張萱
- 《 池陽郡丞蔡洛沙往居金陵與餘同席別二十年遠矣餘過池陽適病目謝客不能握手詩以訊之洛沙長沙人自南昌郡丞移此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