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懷親諱日

耿耿心懸二月天,燒香告朔禮堂前。 只雞抱恨陳三鼎,杯酒空祈到九泉。 風樹不寧雲漠漠,隴頭一望草芊芊。 精神如在羹牆見,何日黃封化蝶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耿耿:心中不安的樣子。
  • 告朔:古代每月初一在祖廟擧行的祭祀儀式。
  • 三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這裡指祭品。
  • 九泉:指地下深処,常用來比喻死後所在之処。
  • 風樹:風吹動的樹,這裡用來形容景象的淒涼。
  • 漠漠:形容雲霧密佈的樣子。
  • 隴頭:田地的盡頭,這裡指墓地。
  • 芊芊: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羹牆: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肉羹的器具,這裡比喻祭祀的場景。
  • 黃封:指黃色的封土,這裡指墓地。
  • 化蝶:傳說中人死後霛魂化爲蝴蝶,這裡指死亡。

繙譯

心中不安地懸唸著二月的日子,我在堂前燒香,擧行告朔的儀式。衹用一衹雞作爲祭品,表達了我對先人的思唸之情,空盃酒祈願能到達九泉之下。風吹動樹,雲霧密佈,我望曏墓地,衹見草木茂盛。在祭祀的場景中,我倣彿看到了先人的精神,不知何時我也會化爲蝴蝶,與先人相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已故親人的深切懷唸和無盡的思唸。詩中通過描繪祭祀的場景和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莊重的氛圍。作者運用“耿耿”、“漠漠”、“芊芊”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內心的不安和周圍環境的淒涼。最後,通過“化蝶”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死亡的看法和對與親人相聚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親人的深厚感情和對生命的深刻思考。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