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卻掃:不再打掃,指不再關心外界事物。
- 茅齋:茅草搭建的書房或住所。
- 百慵:形容極其懶散。
- 木石與居:與木石爲伴,形容隱居生活。
- 鹿豕:鹿和豬,比喻野獸,這裏指與野獸爲伍。
- 押:同「偕」,一起。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這裏代指士人身份。
- 馬牛同:與馬牛一樣,形容不問世事。
- 罕見:很少見到。
- 窺檐月:透過屋檐看到的月亮,形容夜晚的寧靜。
- 渴睡:非常想睡覺。
- 報曉鍾:早晨報時的鐘聲。
- 解嘲:自我解嘲,自我安慰。
- 乾坤:天地,這裏指世界。
- 相容:容納,接受。
翻譯
我關閉了門不再打掃,成了一個白頭翁,新造了一間茅草屋,取名爲「百慵」。我與木石爲伴,與鹿豕同居,不再穿戴士人的衣冠,與馬牛無異。晚上早早就睡,很少見到透過屋檐的月亮,早晨因爲太想睡覺,很少聽到報曉的鐘聲。我本想自我解嘲,但心懶意慢,幸好這廣闊的世界還能容納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通過「閉門卻掃」、「茅齋號百慵」等詞句,展現了作者遠離塵囂、追求寧靜生活的決心。詩中「木石與居鹿豕押,衣冠不着馬牛同」進一步以自然界的動物和無生命的木石爲伴,強調了作者的超然物外和與世無爭的態度。最後兩句「欲作解嘲心懶慢,乾坤如許幸相容」則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滿足和對天地寬廣的感慨,體現了隱士生活的自得其樂和與世無爭的哲學。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丁卯仲春入五羊黃元卿陳太素兩國學招集太素海上亭時太素欲爲餘決東官卜築之策 》 —— [ 明 ] 張萱
- 《 丁卯褉日韓寅仲招同餘士翹明府韓舜庭將軍汎集鷗社 》 —— [ 明 ] 張萱
- 《 辛未夏四月宛陵劉子真館餘江上小堂以六言五絕見投次來韻答之 》 —— [ 明 ] 張萱
- 《 友人招賞桂花 》 —— [ 明 ] 張萱
- 《 病中柬兩修丈人時丈人亦伏枕半月矣 》 —— [ 明 ] 張萱
- 《 辛未夏四月宛陵劉子真館餘江上小堂以六言五絕見投次來韻答之 》 —— [ 明 ] 張萱
- 《 題雞鷘圖 》 —— [ 明 ] 張萱
- 《 秋日園居口號六十章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