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季秋病困一月尹用平年兄以詩見懷因及潢池多警欲入居羅浮用來韻賦答

· 張萱
自憐遊目愛三餘,卻恨初年不讀書。 今已據梧親藥裹,誰同擊壤詠康衢。 青編塵篋吾衰矣,白首玄亭意晏如。 見說馮彝今佩犢,煩君同卜屈平居。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午季秋:指庚午年的秋季。
  • 病困:因病而感到困擾。
  • 尹用平: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年兄:古代對同年考中科舉者的尊稱。
  • 潢池多警:潢池,指水池;多警,指多有警報,比喻局勢不安定。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古代常被視爲隱居的好地方。
  • 三餘:指多餘的時間,比喻閒暇。
  • 據梧:指依靠梧桐樹,比喻安逸的生活。
  • 藥裹:藥包,指因病需要服藥。
  • 擊壤:古代的一種遊戲,比喻安逸的生活。
  • 康衢:四通八達的大路,比喻社會安定,生活無憂。
  • 青編:指書籍。
  • 塵篋:積滿灰塵的書箱,比喻久未讀書。
  • 白首:白髮,指年老。
  • 玄亭:指幽靜的亭子,比喻隱居的地方。
  • 晏如:安然,平靜。
  • 馮彝: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名人。
  • 佩犢:指佩戴小牛,比喻隱居生活。
  • 屈平居:指屈原的居所,比喻隱居的地方。

翻譯

我自憐愛閒暇之餘,卻悔恨年輕時不曾好好讀書。 如今我已安逸地依靠着梧桐樹,身邊是藥包,有誰與我一同在安定的社會中享受生活呢? 我的書籍積滿了灰塵,我已經年老,但在幽靜的亭子裏,我的心情依然平靜。 聽說馮彝現在過着隱居的生活,麻煩你與我一同選擇一個像屈原那樣的地方居住。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未能好好讀書的遺憾,以及對當前因病而感到的困擾。詩中,作者通過對「三餘」、「據梧」、「藥裹」等詞語的運用,展現了自己對閒暇生活的嚮往和對病痛的無奈。同時,通過對「青編塵篋」、「白首玄亭」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知識的渴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最後,作者希望與友人一同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隱居,表達了對安定生活的深切向往。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