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一覽閣二首

· 何瑭
好景應憐畫不如,小樓非止爲觀魚。 坐邀吟客頻登賞,時有仙人共起居。 春水泛紅花落後,晚山增翠雪消餘。 荔枝盧橘非真有,卻笑前賢賦子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淮:南京的一條著名河流,古時兩岸繁華,多有文人墨客遊賞。
  • 一覽閣:可能是一座樓閣的名字,意爲可以一覽無餘地觀賞景色。
  • 何瑭:明代詩人。
  • :喜愛。
  • 畫不如:比畫還要美。
  • 非止:不僅僅。
  • 觀魚:觀賞水中的魚。
  • 坐邀:邀請坐下。
  • 吟客:詩人。
  • :頻繁。
  • 登賞:登樓欣賞。
  • 仙人:比喻超凡脫俗的人。
  • 共起居:共同生活。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泛紅:泛起紅色,指花瓣落入水中。
  • 花落後:花朵凋謝之後。
  • 晚山:傍晚的山。
  • 增翠:變得更加翠綠。
  • 雪消餘:雪融化後剩下的。
  • 荔枝盧橘:兩種水果,這裏指並非真實存在的。
  • 賦子虛:寫虛構的事物。

翻譯

好景應憐畫不如,小樓非止爲觀魚。 這美景真是連畫都比不上,小樓不僅僅是爲了觀賞水中的魚。

坐邀吟客頻登賞,時有仙人共起居。 我常常邀請詩人來此頻繁登樓欣賞,有時還有超凡脫俗的人與我共同生活。

春水泛紅花落後,晚山增翠雪消餘。 春天的河水泛起紅色,是因爲花瓣落入水中;傍晚的山變得更加翠綠,是因爲雪融化後剩下的。

荔枝盧橘非真有,卻笑前賢賦子虛。 荔枝和盧橘並非真實存在,我卻笑前人寫虛構的事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秦淮河畔一覽閣的美景,以及詩人與友人共賞的雅緻生活。詩中「好景應憐畫不如」一句,即表明了景色的絕美,連畫都難以比擬。後文通過春水、晚山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色來襯托出閣中的生活情趣。結尾的「荔枝盧橘非真有」則是詩人對前人虛構事物的幽默嘲諷,顯示了詩人對現實與虛構的深刻思考。

何瑭

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士。爲翰林修撰。不屈於劉瑾,累疏致仕。後出爲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餘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頗有微辭。有《醫學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 1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