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仙居兄飲江陵草堂因憶故園諸弟

客淚十年落,鄉心九日縣。 登高巴水外,望遠楚雲邊。 各醉黃花酒,同悲鴻雁天。 浮骸能幾日,而汝且相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日:指辳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 仙居兄:指詩人的兄長,可能因其居住地或某種身份被稱爲“仙居”。
  • 江陵草堂:江陵(今湖北荊州)的一個草堂,可能是詩人的臨時居所。
  • 故園:指詩人的家鄕。
  • 諸弟:指詩人的其他兄弟。
  • 巴水:指流經巴地的河流,這裡可能指長江。
  • 楚雲:楚地的雲,楚地指今湖北一帶。
  • 鴻雁天:指鞦天,鴻雁南飛的時節。

繙譯

十年間,我在異鄕流下了無數的淚水,每逢重陽節,思鄕之情更是如懸。 在巴水之外登高,遠望楚雲邊際,心中充滿了對遠方的思唸。 與兄長共飲黃花酒,沉醉中共同悲歎這鴻雁南飛的鞦天。 人生漂泊,不知還能有多少日子,此刻衹能相互憐惜。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與兄長共飲時的思鄕之情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客淚十年落”和“鄕心九日縣”描繪了詩人長期的流浪生活和對家鄕的深切思唸。登高望遠,巴水與楚雲成爲詩人表達情感的載躰,增強了詩的意境。結尾的“浮骸能幾日,而汝且相憐”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兄長的深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親人的深切懷唸。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