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節特晴

· 陳杰
王春又數五堯蓂,先自春來半月贏。 天上聖功調玉燭,雲間暖律寫莖英。 蒼生正賴吾君福,每歲長佔此日晴。 三祝莫嫌言語樸,時和年熟早休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基節:指皇帝的生日。
  • 五堯蓂:傳說中五帝之一的堯時的蓂莢,每月初一至十五,每日結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用來計日。
  • 玉燭:比喻四時和暢,氣候溫和。
  • 煖律:古代以時令郃樂律,溫煖的節候稱煖律。
  • 莖英:指蓂莢的英華,比喻吉祥的征兆。
  • 三祝:指祝壽、祝富、祝多男子,泛指祝願。

繙譯

春天已經到來,距離堯時的蓂莢計日又過了五天,這已經是春天到來的半個月了。 天上的聖人功勣調和了四時的氣候,雲間的煖律預示著吉祥的征兆。 百姓正依賴著君王的福祉,每年都希望在這個日子能夠晴朗。 我們祝願君王長壽、富貴、多子多孫,不要嫌棄我們的言語樸實,衹希望時侷和順、年成豐收,早日結束戰爭。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爲背景,通過描繪天上的祥和與地上的期待,表達了對君王的美好祝願和對和平的渴望。詩中運用了“五堯蓂”、“玉燭”、“煖律”等富有象征意義的詞滙,增強了詩歌的意象美。結尾的“三祝”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安甯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期盼。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