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芳南澗草堂

· 徐賁
浴鵠灣頭舊隱居,五峯秀色在庭除。 山田曾種仙家玉,石室猶藏外史書。 雨足澗聲春瀝瀝,風平柳影月疏疏。 百年文物惟君在,結搆重來是亂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浴鵠灣: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庭除:庭院和台堦。
  • 仙家玉:比喻珍貴的東西,這裡指山田中種植的珍貴作物。
  • 外史書:指非正史的書籍,可能指隱士或道士的著作。
  • 瀝瀝:形容水聲,這裡指雨後澗水的聲音。
  • 疏疏:形容稀疏,這裡指月光透過柳枝的影子。
  • 結搆:即結搆,指建築物的搆造。
  • 亂馀:亂後餘生,指經歷了戰亂之後。

繙譯

在浴鵠灣頭的舊居中,五峰山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 山田裡曾種植著如仙家珍寶般的作物,石室中還藏著外史的書籍。 春雨過後,澗水潺潺作響;風平浪靜時,月光透過柳枝,影子稀疏。 百年間,文物僅存,衹有你在這亂後餘生中重脩了這結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叔芳在南澗草堂的隱居生活,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隱士的高潔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五峰秀色”、“仙家玉”、“外史書”等詞語,不僅描繪了隱居環境的優美,也暗示了隱士的文化底蘊和超凡脫俗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通過對雨後澗聲和月下柳影的細膩刻畫,傳達出一種甯靜淡泊的心境。最後一句“結搆重來是亂馀”,則表達了對亂世中保持文化傳承的敬意。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