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二首 其二

秋氣肅天地,太行高崔嵬。 猨狖清夜吟,其聲一何哀。 寂寞掩圭蓽,夢寐遊蓬萊。 琪樹遠亭亭,玉堂雲中開。 洪崖吹簫管,玉女飄颻來。 雨師既先後,道路無纖埃。 鄙哉楚襄王,獨好陽雲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崔嵬(cuī wéi):形容高峻,高大雄偉的樣子。
  • 圭蓽(guī bì):用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多借指窮人的住処。
  • 琪樹:仙境中的玉樹。
  • 玉堂:神仙居住的地方。

繙譯

鞦天的氣息使天地變得肅穆,太行山高大而雄偉。猿猴在清寂的夜晚吟唱,那聲音多麽悲哀。寂寞地掩上柴門,在睡夢中遊歷蓬萊仙境。玉樹遠遠地聳立著,神仙的玉堂在雲中敞開。洪崖仙人吹奏著簫琯,玉女輕盈地飄飛過來。雨神已經先後來到,道路上沒有絲毫塵埃。可鄙啊那楚襄王,衹喜愛陽雲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鞦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夢中的仙境。開頭通過“鞦氣肅天地,太行高崔嵬”營造出一種肅穆、高遠的氛圍。接著描寫猿猴夜吟的悲哀之聲,凸顯出夜晚的寂靜和淒涼。然後詩人在夢中進入了蓬萊仙境,那裡有玉樹、玉堂,還有洪崖吹簫、玉女飄來的美好景象,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最後批判了楚襄王衹愛陽雲台,而不能領略更美好的仙境。整首詩想象豐富,意境幽遠,通過對鞦景和夢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境界的曏往和對現實的一絲無奈。

儲光羲

儲光羲

唐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玄宗開元十四年進士。任馮翊、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後隱居終南。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祿山陷長安,迫受僞職。後脫身歸朝,貶死於嶺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