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殢(tì):睏擾,糾纏。
繙譯
想要下雪的時候去尋找梅樹,殘餘的霜還睏擾著菊枝。 常常嫌棄菊花開放得比較晚,卻不會抱怨它謝得遲。 早就習慣了飢餓寒冷的睏境,頻繁遭受盜賊帶來的危險。 杜甫的情味還在,時常諷誦浣花谿邊所作的詩。
賞析
這首詩以小雪日觀殘菊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欲雪尋梅樹”和“馀霜殢菊枝”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菊的堅靭。“每嫌開較晚,不道謝還遲”表達了詩人對菊的獨特理解,認爲菊雖開得晚,但謝得也不早,有一種別樣的韻味。接下來的兩句“早慣飢寒睏,頻禁盜賊危”,反映了詩人生活的睏苦和不安。最後兩句“少陵情味在,時諷浣花詩”,則表明詩人對杜甫詩歌的喜愛和敬仰,暗示自己的詩作中也蘊含著類似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個人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文學的熱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 》 —— [ 元 ] 方回
- 《 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韻 》 —— [ 元 ] 方回
- 《 病酒良苦 》 —— [ 元 ] 方回
- 《 次韻康慶之秋雨喜涼書懷五首 》 —— [ 元 ] 方回
- 《 重陽吟五首 其二 》 —— [ 元 ] 方回
- 《 八月十二夜對月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汪翔甫和西城呂全州見過四首 》 —— [ 元 ] 方回
- 《 寄伯宣尚書士常吏侍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