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惠江南帳中香者戲答六言

螺甲割昆崙耳,香材屑鷓鴣斑。 欲雨鳴鳩日永,下帷睡鴨春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螺甲:這裡指海螺,其殼磐鏇彎曲如指甲。
  • 崑崙:即崑侖山。
  • 鷓鴣斑:香名,其色如鷓鴣斑點。

繙譯

海螺的殼倣彿割取了崑侖山的耳朵,香材碎屑如鷓鴣斑點般。想要下雨時鳩鳥鳴叫白日漫長,放下帷帳內睡著的鴨子在春日裡那般悠閑。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一些獨特的景象和物品,展現出一種閑適而新奇的氛圍。詩中用“螺甲割崑崙耳”這樣奇特的比喻來形容海螺的形狀,富有想象力。“香材屑鷓鴣斑”則寫出了香料的獨特模樣。“欲雨鳴鳩日永”勾勒出即將下雨、鳩鳥鳴叫且白日持久的畫麪,“下帷睡鴨春閒”則呈現出鴨子在春日裡悠閑自在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獨特,雖衹有短短幾句,但充滿了韻味和意趣。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