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詩 · 八連頌

好八連,天下傳。 爲什麼?意志堅。 爲人民,幾十年。 拒腐蝕,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連。 解放軍,要學習。 全軍民,要自立。 不怕壓,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賊。 奇兒女,如松柏。 上參天,傲霜雪。 紀律好,如堅壁。 軍事好,如霹靂。 政治好,稱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團結力。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拼音

注釋

雜言詩:雜言詩,古體詩的一種。最初出於漢代的樂府詩。句度長短間雜,沒有一定的標準。全篇字數不拘,也不用調平仄,押韻方式亦比較自由。公木先生評論說這是毛澤東依照自己「在民歌和古典詩的基礎上發展新詩」這一主張來試寫的一首新體詩。 好八連:1963年4月25日,國防部批准授予駐守上海某部八連“南京路上好八連”的光榮稱號。1949年5月,這個連隊進駐上海南京路。經過14年,連隊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勤儉節約,克己奉公,熱愛人民,助人爲樂。詩人因此寫詩讚美他們。 拒:抵禦。 戟:古代的一種長兵器。 魅(mèi):古代傳說中的鬼怪。 帝、賊:指帝國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等。 奇:傑出。 堅壁:堅固的營壘圍牆。 霹靂:疾雷聲。杜甫《熱三首》之一:“雷霆空霹靂,雲雨競虛無。”此詩中指好八連反應迅速,進擊有力,聲威懾敵,形容軍威如震雷。

《雜言詩·八連頌》是毛澤東詩作,寫於1963年。這首詩從八連寫道全軍,寫到全國,高度讚揚了60年代初全黨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團結一致,萬衆一心,扭轉困難局面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讚揚了中華兒女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這首詩最早發表在1982年12月26日《解放軍報》。

賞析

這是一首雜言詩,基本上是三字句,只有最後兩句是七言,也可以說是毛澤東寫的唯一的一首新詩。句子比較整齊,押韻大致相同。語言明白如話,但含意還是深刻的。 這是對駐守在上海南京路上的人民解放軍某部八連的歌頌。因爲南京路是上海最繁華的路段,而八連的指戰員們卻時刻警惕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始終保持無產階級的革命本色,這就是詩中所說:“拒腐蝕,永不沾。”爲什麼他們能夠自覺地拒腐蝕呢?這是因爲有幾十年的光榮傳統,有一雙孫悟空那樣的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他們有着嚴格的軍事紀律和較高的思想覺悟,他們既學軍事,又學政治,既是軍事家,又是政治家,因此他們對任何事情都能進行分析,他們有一個善於分析事物的頭腦。他們與廣大的人民羣衆打成一片,軍民之間親如一家,團結戰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幾十年的經歷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詩的開頭對“好八連”進行了高度的讚揚,然後,毛澤東由好八連寫到全軍民,號召全軍民要向好八連學習。詩的中心部分就是毛澤東要求全軍民學習的內容,概括起來包括四大方面: 樹立全心羣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牢記“爲人民”的宗旨,永遠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及其熱忱。 自覺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保持黨的共產主義純潔性,保持革命軍人的氣節,抵制和克服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封建殘餘思想和其他錯誤思想的侵襲。 努力提高軍政素質,學習馬克思主義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強軍民團結,要虛心向人民羣衆學習,尊重地方黨政的領導,積極協助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各項工作。 好八連的確值得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學習,按照毛澤東同志的教導,既要對付拿槍的敵人,又要對付不拿槍的敵人。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不拿槍的敵人甚至比拿槍的敵人還要厲害。而好八連就是在對付不拿槍的敵人方面爲全國人民做出了好的榜樣。 正因爲如此,好八連的事蹟得到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在全國形成了一個學習好八連的熱潮。而毛澤東同志的這一首雜言詩,或者說是新詩,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澤東

毛澤東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爲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爲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爲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