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宋於庭

遊山五嶽東道主,擁書百城南面王。 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拼音

注釋

宋於庭翔鳳:宋翔鳳(1776-1860),字於庭,江蘇長洲(今蘇州)人,1800年(嘉慶五年)舉人,官至寶慶府同知。其學師承其舅莊紹祖,又拜於張惠言門下,皆常州今文學鉅子。翔鳳爲著名學者、詩人、古文家,具經世致用心志,於時勢感慨甚深,與龔自珍、林則徐等交往頗洽。 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爲尊,人君皆南面坐,故稱。《魏書·李諡傳》雲:“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擁萬卷書而學,勝於南面爲王。此用其意。

《投宋於庭翔鳳》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龔自珍以立異高談的“怪魁”形象見稱當世,其罵座之言上關朝廷、下及冠蓋,以至“動與世迕”,無以自存。但在這樣的表面之下,龔自珍其實懷着一顆極摯誠、極熱切的赤子之心。於舉世庸冗喑啞之中,能覓得一可以傾訴衷腸的知音人,他是不吝惜吐露自己難以壓抑的欣喜和讚美的。此詩即可爲證。

賞析

宋翔鳳與龔自珍業師劉逢祿同爲常州經學大家莊紹祖之外甥,又嚐出入段玉裁之門,較龔自珍行輩爲長。但自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相識之後,二人始終平輩相交,情誼篤厚。這首詩作於1822年(道光二年),是龔自珍全部贈翔鳳作品中最情見乎辭、令人感動的一篇。首二句一突出宋氏之灑脫,一突出宋氏之博雅,爲後文之千古名句鋪設前提。
龔自珍

龔自珍

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着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爲“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爲《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