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小兒戲打春牛
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
黃牛黃蹄白雙角,牧童綠蓑笠青箬。
今年土脈應雨膏,去年不似今年樂。
兒聞年登喜不飢,牛聞年登愁不肥。
麥穗即看雲作帚,稻米亦復珠盈鬥。
大田耕盡卻耕山,黃牛從此何時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蓑笠:用草或棕製成的雨衣和帽子。
- 箬(ruò):一種竹子,葉大而寬,可編竹笠,又可用來包糉子。
翻譯
小孩子持着鞭子鞭打土做的牛,學着老人打春先打牛頭。黃牛黃色的蹄子白色的雙角,牧童穿着綠色的蓑衣戴着青色的竹笠。今年土地的脈絡應該有雨水滋潤,去年不像今年這樣歡樂。孩子聽說豐收年就高興不會飢餓,牛聽說豐收年就發愁不能長肥。麥穗馬上就會像雲朵做出的掃帚,稻米也會像珍珠一樣盈滿鬥。大片的田地耕種完了還要去耕種山地,黃牛從這時候起什麼時候能閒下來呢。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小兒戲打春牛的場景,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童趣。詩中通過對黃牛、牧童以及他們的裝扮的描寫,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畫面。同時通過對比去年和今年,表達了對今年雨水豐沛、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最後描述了豐收的景象,以及黃牛不停勞作的狀態,側面反映出勞動的辛勤。整體語言通俗,節奏明快,將鄉村生活的美好與歡樂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