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衰柳殘荷,長山遠水。扁舟盪漾煙波裏。離杯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 紅日初斜,西風漸起。琵琶休灑青衫淚。區區遊宦亦何爲,林泉早作歸來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踏莎行:詞牌名。
  • 扁(piān)舟:小船。
  • 離杯:餞別之酒。
  • 百分斟:斟滿酒杯。
  • 青衫淚: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溼」,常表示失意之淚、離別傷感之淚 。
  • 區區:小,這裏指爲了微小的利益。
  • 遊宦:遠離家鄉在外地做官。

翻譯

衰敗的柳樹,殘敗的荷花,眼前是連綿的山巒和遙遠的江水。小船在煙波浩渺的水面上飄蕩。餞別的酒杯啊,不要嫌一次次把它斟滿,船頭一轉,很快就會行出三千里遠。 紅日剛剛開始西斜,西風漸漸吹起。彈琵琶時不要讓淚水打溼青衫了。爲了那一點微不足道的官職在外漂泊做官又有什麼意義呢?還是早早做好迴歸山林泉石間的打算吧。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旅人離別的畫面,情景交融,情感真摯而複雜。詞開篇通過「衰柳殘荷,長山遠水」的衰敗之景,奠定了離別時 melancholy的基調。「扁舟盪漾煙波裏」動態地展現了旅人將離別故土,漂泊遠方的狀態。中間「離杯莫厭百分斟」一句,直白地表達出餞別時的不捨,明知即將分離,只能借酒來慰藉。紅日西斜、西風漸起的描寫,進一步渲染悲涼氛圍。「琵琶休灑青衫淚」一句,引用典故,既暗示離別悲傷,又有自我寬慰之意。最後「區區遊宦亦何爲,林泉早作歸來計」直抒胸臆,道出對遊宦生涯的厭倦,表達渴望迴歸自然的心境。整首詞語言直白簡潔,卻將離別的傷感、對仕途的無奈以及對歸鄉的嚮往等情感層層遞進表現出來,在宋代離別詞中別具一格。

晁端禮

晁端禮

晁端禮,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於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爲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爲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禦推官,知洺州平恩縣(今河北邱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 ► 1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