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冩望

· 高駢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煙花匝郡樓。 不會人家多少錦,春來盡挂樹梢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城:即錦官城,今四川成都。
  • 蜀江:流經四川的江水,這裏可能指錦江。
  • 碧悠悠:形容江水碧綠且悠長的樣子。
  • 煙花:形容春天豔麗的景物。
  • (zā):環繞。
  • 郡樓:指成都的城樓。
  • 不會:不懂,不知道。

翻譯

蜀江的江水碧波悠悠流淌,我從郡樓向四周眺望,春天豔麗的景色環繞着城樓。我真不明白這裏人家究竟有多少華美的錦緞,春天到來時好像都掛在了樹梢上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成都春日的迷人風光。首句「蜀江波影碧悠悠」,開篇便勾勒出蜀江碧波盪漾、悠長流動的畫面,奠定了整首詩清新秀麗的基調。次句「四望煙花匝郡樓」,詩人站在郡樓上極目四望,看到四周春花爛漫、如煙如霧,將成都春色的絢爛多彩展現得淋漓盡致。後兩句「不會人家多少錦,春來盡掛樹梢頭」尤爲精妙,詩人巧妙地把春天枝頭盛開的繁花想象成是人們掛上去的錦緞,這種奇特的想象既生動地表現出花朵的繽紛豔麗,又從側面反映出成都的物產豐饒、生活富足,充滿了生活的情趣與對這座城市的讚美之情 ,讓人感受到成都春天獨特而迷人的魅力,同時也展現出詩人高駢觀察細膩、構思巧妙的藝術才華。

高駢

高駢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詩人、名將、軍事家。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爲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餘萬。後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爲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後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後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後被部將畢師鐸所害。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