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靈篇· 八一

家之富厚者,積田產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保;不如廣積陰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貧窮者,謀奔走以給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謀本業,知民生存勤,定當有濟。
拼音

譯文

家中富有的人,將積聚的田產留給子孫,但子孫未必能夠保有;不如多作好事,使上天眷念其陰德,也許可使子孫福分延長。家中貧窮的人,想盡辦法籌措衣食,衣食未必能夠充足;不如努力於自己的職業,以知民生的根本在勤奮,也許多少會有所幫助。

賞析

遺物給子孫,不如遺德給子孫。“廣積承德,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者,正合佛法的因果之說。人生甚短,所見甚窄,積陰功澤及子孫,實是要子孫能承受其爲善事的敦厚之心,如此自然不會胡作非爲,而能保福分之長久了。 “一枝草一點露”,再窮的人只要肯勤奮工作,總是還能餬口的,只怕他如秋天的蓬草,到處不紮根,那麼即使是一點露,它也承受不到。小草只要深根,總能活命,窮人而勤力於本業,在衣食上也是能過得去的。
陳繼儒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