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原父
炎歊鬱然蒸,午景熾方燄。
子來清風興,蕭蕭吹幾簟。
又如沃瓊漿,遽飲不知厭。
嗟予學苦晚,白首困鉛槧。
危疑奚所質,孔孟久已窆。
羣儒窒自私,惟子通且贍。
幸時丐贏餘,屢得飽飢歉。
嚴嚴春秋經,大法誰敢覘。
三才失綱紀,五代極昏墊。
盜竊恣胠篋,英雄爭奮劍。
興亡兩倉卒,事蹟多遺欠。
才能紀成敗,豈暇誅奸僭。
聞見患孤寡,是非誰證驗。
嘗欣同好惡,遂乞指瑕玷。
反蒙華袞褒,如譽嫫母豔。
救非當在早,已暴何由斂。
苟能哀癈痼,其可惜鍼砭。
風舲或許邀,湖綠方灩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歊(xiāo):亦作「炎熇」。暑熱。
- 沃:澆,灌。
- 鉛槧(qiàn):鉛粉筆和木板,古人用以書寫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 窆(biǎn):下葬。
- 覘(chān):偷偷地察看。
- 昏墊:陷溺。指困於水災。亦指水患,災害。
- 胠篋(qū qiè):打開箱子。後亦用爲盜竊的代稱。
- 華袞(gǔn):古代王公貴族的多采的禮服。常用以表示極高的榮寵。
翻譯
炎熱之氣濃烈如同正在蒸騰,中午的陽光熾熱如同火焰。你來了帶着清爽的風,蕭蕭之聲吹拂着几案上的竹蓆。又好像澆灌着瓊漿玉液,急忙飲用卻不知滿足。嘆息我學習得太晚了,到老還被書寫著述所困。心中危險的疑惑能向誰質問,孔孟已經去世很久了。衆多儒者堵塞於自私之中,只有你通達而且學識淵博。幸虧時常能從你那獲得一些剩餘的,多次得以滿足飢餓匱乏。莊嚴的《春秋》經,大的法則誰敢窺視。天地人三才失去了綱紀,五代陷入了極大的災害困苦中。盜賊肆意地偷盜行竊,英雄們爭着拿起劍。興亡都很倉促,事蹟有很多遺漏缺失。才能可以記錄成敗,哪裏有時間去懲罰奸邪僭越。聽見和看到擔心孤單少助,是非誰去驗證。曾經欣喜能有共同的喜好和厭惡,於是請求指出缺點。反而是承蒙了極大的褒獎,就像贊譽醜陋的嫫母豔麗。拯救錯誤應當在早的時候,已經暴發了又如何去收斂。如果能憐憫那些廢疾痼病,那是多麼值得用鍼砭去救治。小船也許可以邀請你,湖水正波光灩灩。
賞析
這首詩先描繪炎熱的景象和友人到來時帶來的清涼,接着感嘆自己學習已晚且受困於學術,稱讚友人博學通達。然後提及歷史的綱紀缺失、世事的混亂,感嘆評判的困難。後面說到犯錯應及早糾正,以及讚揚友人對自己的幫助如同救治。最後還描繪了可邀請友人共遊湖的想法。全詩既有對知識、歷史的思考,也有對友情的表達,情感和思緒較爲複雜。同時,運用豐富的詞彙和形象的表述,如對炎熱和清風的描寫,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